土工布膜等原材料進場質量控制要點
第一,原材料進場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生物滯留池主要涉及的原材料檢驗項目有:土工布、土工膜、雨水管道、碎石、砂、灰砂磚、溢流井蓋和種植土等。按照相應的材料規(guī)范要求進行檢驗,滿足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的材料判定為合格。試驗不合格需加倍取樣復試。加倍取樣復試仍然不合格的材料須勒令退場,不得使用。其中,種植土的檢驗需特別注意,PH值、全鹽量、有機質含量、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鉀規(guī)范明確要求的項目需檢測。海綿專項要求的滲透系數需現(xiàn)場試驗,滿足設計要求。
第二,土方開挖后的溝槽地面不應夯實。施工中應嚴格控制開挖范圍和深度,盡量避免超挖。超挖時不得用超挖土回填,應換填碎石壓實。溝槽的坡面應人工修整,以利于土工布(膜)或者防水毯的鋪設固定。
第三,防滲層應設置得當。生物滯留設施按照是否滲透可分為防滲型和滲透型,區(qū)別在于底部是否設置防滲層。當雨水滲透設施距建筑物基礎邊緣小于5米時,需設置防滲層;另外,當地下存在有防水要求的建筑物或構筑物時,也需要設置防滲層。防滲層通常選擇防水土工膜或者GCL防水毯。當選擇防水土工膜時,其接縫處應采用焊接方式,搭接寬度不小于100mm。
第四,防止溢流井四周綠地下沉塌陷。發(fā)生綠地下沉主要是因為井周種植土壓實度不夠或種植土回填未充分考慮自然沉降因素,澆水后發(fā)生土壤下沉。針對類似問題,應夯實種植土層,壓實度達80%~90%,并通過鋪設種植土試驗段確定自然沉降量,從而避免土壤沉降。
第五,防止盲管堵塞。發(fā)生盲管堵塞主要是因為盲管外包土工布沒有捆扎牢固,搭接寬度不足。此外,管道施工時,未設置管端臨時封堵,管道內進入雜物而造成堵塞。針對此類問題,應重點控制土工布捆扎質量,管端臨時封堵需及時可靠。
第六,嚴格控制微地形下凹深度和面積。微地形不符合設計要求的主要原因是換填工序控制不佳,未進行測量復核。地形整理時不理解設計意圖,造成微地形不符合規(guī)定。因此,生物滯留設施平面面積及下凹深度需勤加測量,換填集料每層的回填厚度及完成標高需滿足要求。尤其是種植土厚度和微地形,需重點測量,及時調整地形。